台灣百科全書
註冊
Advertisement

社交網路服務(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主要作用是為一群擁有相同興趣與活動的人建立線上社群。這類服務往往是基於網際網路,為用戶提供各種聯係、交流的交互通路,如電子郵件、即時消息服務等。他們通常通過朋友,一傳十十傳百地把網路展延開去,極其類似樹葉的脈絡,所以中國大陸上的人們稱類似的網站為脈絡(人面)網站。

多數社交網路會提供多種讓使用者互動起來的方式,可以為聊天、寄信、影音、檔案分享、部落格、討論群組等。

社交網路為信息的交流與分享提供了新的途徑。作爲社交網路的網站一般會擁有數以百萬的登記用戶,使用該服務已成為了用戶們每天的生活。社交網路服務網站當前在世界上有許多,知名的包括Facebook、Myspace、Orkut、Hi5等等。校內網、開心網等則在中國較有名氣。

歷史[]

早期在網際網路上多維持著很多提供用戶互動支持的服務,例如BBS,新聞群組等。早期社交網路的服務網站呈現為在線社區的形式。用戶多通過聊天室進行交流。隨著Blog等新的網上交際工具的出現用戶可以通過網站上建立的個人主頁來分享喜愛的信息。2002年至2004年間,世界上三大最受歡迎的社交網路服務類網站是Friendster、MySpace、Bebo。在2005年之際MySpace成為了世上最巨大的社交網路服務類網站。傳聞當時其頁面訪問量超越了作為著名搜索引擎的Google。2006年第三方被允許開發基於Facebook的網站API的應用,使得Facebook隨後一躍成為全球用戶量增長最快的網站。眾多網站隨後開始仿效開發自己網站的API。

社交服務網站的發展驗證了"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即「人際關係脈絡方面你必然可以通過不超出六位中間人間接與世上任意先生女士相識」。個體的社交圈會不斷地擴大和重疊並在最終形成大的社交網路。在此類通過對「朋友的朋友是朋友」原則的實現而得到發展的線上社交網路中,Friendster具備一定的代表性。

社交服務類網站最早出現商業盈利目的是在2005年3月[[雅虎]對雅虎360°的推出。在2005年6月新聞集團成功收購[MySpace]。隨後在2005年12月,英國ITV購得Friends Reunited。此後在世界的各地湧現出各種不同語言的社交網路服務類網站。

優勢[]

  • 通過社交服務網站我們與朋友保持了更加直接的聯繫,建立大交際圈,其提供的尋找用戶的工具幫助用戶尋到失去了聯絡的朋友們。
  • 網站的通常有很多志趣相同並互相熟悉的用戶群組。相對於網路上其他廣告而言商家在社交服務網站上針對特定用戶群組打廣告更有針對性。

劣勢[]

  • 有的社交服務類網站並不獲得利潤,因而其商業模式一直未有達到業界的認可。
  • 隨著社交服務類網站的出現,瀏覽這些網站佔用了越來越多僱員的工作時間。
  • 無法通過增長在網路上所進行的社交活動來實現真實生活中社會交往技巧的增長。

參看[]

  • 微軟Flash全站的Wallop社交網路
  • Web2.0
  • 六度分隔理論
Advertisement